我的股票

    名稱 現價 升跌

    資料報價延遲十五分鐘

    【老樓講樓】負資產冲破4萬宗 公務員最多

    【地產】 2025/05/16 08:39

    【now.com財經】樓價尚未止瀉,據金管局資料,今年首季負資產個案增至40,741宗,相較去年第四季末的38,389宗,按季增加2,352宗或6%,為2003年「沙士」第四季之後,近22年新高,反映負資產情況嚴重,同時較去年同期上升27%。

    所謂的負資產,或稱為資不抵債,不是蝕讓那樣,而是若果向銀行借九成按揭,若樓價下跌超過一成,便成為負資產,按八成,樓價跌逾兩成,亦淪為負資產行列,不過負資產不等同銀主盤,若果繼續供樓,自住或收租(當然要向銀行申報了),銀主不會向閣下收樓;反之若銀行要重估樓價,若樓價下跌令物業低於借貸額,有機會收回差價,因此一眾不為以為銀行不會重估,當年金融風暴便有銀行大批call loan令到業主頭都痕,撲水救樓,有一種業主不受銀行的威脅,便是當日以全款購買的買家,一勞永逸,若非要賣樓就不用理會。

    最新樓價指數較 2021年歷史高位急挫超過28%,令三至四年前於樓價高企時入市並承造較高成數按揭的業主,有較大機會跌入負資產行列,所以今年第一季負資產數字按季回升。經濟不確定性仍然存在,影響樓價走勢反覆,估計負資產宗數仍有上升空間,或有機會上試 5萬宗;但隨着美國下半年可能開始減息,香港息口或會回落,屆時負資產個案便有機會由高位回落。

    過去三年,老樓講過不少公務員或合約員工入市,他們大部份乃用九成按揭,目前樓價已跌了三成,無疑成為負資產的大部份,有個別剛退休的公務員表示,即使淪為負資產也沒有事,個別是買樓給子女住;亦有部份留給兒女,自己回內地退休買房,「60歲才開始懂得享受,樓價跌對自己生活沒有影響」。

    樓市撤辣後二手樓價指數不升反跌,銀主盤數目也持續增加,最新統計顯示,銀主盤存量再創新高,截至2025年3月底最新報407個,連續數月突破400伙的關口。銀行加速清貨,對樓市構成一定壓力。由於銀主盤議價空間擴大,不少買家期望在銀主盤市場「執平貨」,不過,不少銀主盤本身亦有業權問題,除了價格外,準買家也須留意銀主盤的買賣細節,究竟購買銀主盤有咩風險?銀主盤按揭是否相對困難?

    劉兆昌
    獨立樓評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