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ow.com財經】近年天氣變幻無常,極端天氣亦變得頻繁,前陣子氣溫仍然好像「過山車」忽高忽低,隔兩日卻又發出了最早來的酷熱警告。面對氣候變化,除了人要適應,其實生物、雀鳥也要不斷尋覓理想居所。
大家可能有所不知,南丫發電廠原來是一個「雀鳥天堂」。根據港燈的「鳥類調查組」過往所進行的調查,發現在南丫發電廠範圍,至今已錄得多達 51 種雀鳥出沒。當中亦發現在廠內棲息的雀鳥有求偶、交配繁殖和築巢等行爲,可見雀鳥都喜歡在廠內結婚、生子、安居樂業,建立一個「五星級的家」。

南丫發電廠除了發電設施,內裡不乏各式鳥類蹤跡,當中包括大白鷺(圖1)、(圖2右上順時針:紅耳鵯、黃眉柳鶯、蒼鷺、北紅尾鴝,以及較少見的紅尾伯勞(圖2中央)。
事實上,南丫發電廠能夠吸引雀鳥「落戶生根」,皆因發電廠自1982年營運至今一直有植林規劃。時至40多年後的今日,很多樹木都已茁壯成長。
最近,港燈(02638)為紀念為香港供電135年,在南丫發電廠舉行植樹活動,由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聯同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,與近百名來自各界、熱愛環保的人士,在通往天然氣機組的「碳匯綠橋」上,共同種植了135棵樹苗,建立一個天然「碳匯」。眾人協力承諾支持碳中和之餘,也同時進一步提升生物多樣性。






植樹活動選擇了多個本地原生樹種,包括四種樹木(圖7左上順時針:鴨腳木、大頭茶、水黃皮、鐵冬青)和四種灌木(圖8左上順時針:桃金娘、紅杜鵑、野牡丹、龍船花),這些植物易於適應本地環境,更兼具觀賞性與生態價值,不僅能綠化環境,亦為動物雀鳥提供居所與食物,締造理想生境。
當樹苗成長後,相信可以吸引更多雀鳥和物種到訪並落戶南丫發電廠這個「鳥語花香」的「生態樂園」,進一步提升電廠和南丫島的生物多樣性。
大家下次到訪南丫島,不妨抬頭望望,留意一下身邊的樹木與各種雀鳥的蹤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