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ow.com財經】華為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訊息與通訊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,五年前又推出鴻蒙系統,去年營收8,621億元人民幣,盈利626億元人民幣。外媒昨日報道,華為自主研發的昇騰910C人工智能芯片,下月中向中國客戶發貨,可媲美英偉達出口中國遭禁運的芯片。
中國軟件國際(00354)(市值130億元)是華為的重要合作伙伴,雙方在軟件開發、雲計算、鴻蒙生態等領域上有深度合作。中軟的華為概念十足,現價4.76元,只及去年10月高位的一半,炒得過。
一,中軟最大客戶是華為,其餘主要客戶有滙豐(00005)、中國移動(00941)、中野電信(00728)、騰訊(00700)、阿里巴巴(09988)、中國平安心(02318)、交通銀行(03328)、建設銀行(00939)、「三桶油」等。前十大客戶佔總服務收入65.1%。
增機器人概念
二,本月10日,中軟與「深圳開鴻數字產業」(創始股東有華為、深圳國資委),共同發布全國首個基於「開源鴻蒙」的分布式多機協同機器人操作系統:Multi-Robots OS (1.0),以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為核心引擎,提升機器人單機性能,標誌著中國機器人操作系統邁進「多機協同、群體智能」的新階段,為全球機器人技術發展提供全新的「中國方案」。
現時已上市的「機器人概念」股,估值高高。中軟新增「多機機器人概念」,對股價可不時產生刺激作用。
三,2024財年(12 月年結),中軟營收169.5億元人民幣,按年微跌1 %;純利5.13億元人民幣,按年減少28%。業績倒退主因,是信用損失的撥備由1.17億元人民幣大增至2.74億元人民幣。中軟去年在AI領域持續投資,形成全棧Al能力,又成立科創中心,結合DeepSeek,持續構建開放的AI生態。
股價少有低過NAV
2025財年,中軟撥備減少,彭博綜合券商預測,盈利7.98億元(EPS 0.3元人民幣),回增56%,預測 PE 15倍,較大多數同業為低。預測PB 0.99倍,即股價低過NAV,由2009年以來,只曾在去年秋出現過一次,並遠低於7年平均的1.66倍。以下是同業今年預測估值比拼(各公司年結均為2025年12月底):
• 百融雲(06608):PE10.6倍、PB 0.67倍;
• 中軟:PE 15倍、PB 0.99倍;
• 金山軟件(03888):PE 23.4倍、PB 1.73倍;
• 京北方信息(深:002987):PE 30.5倍、PB 2.83倍;
• 北京金山軟件(滬:688111):PE 72.2倍、PB 11倍;
• 中國軟件技術(滬:600536):PE 186倍、PB 16倍;
• 金蝶國際(00268):PE 289倍、PB 4.79倍;
• 浪潮軟件(滬:600756):負PE、PB 1.97倍;
• 明源雲(00909):負PE 、PB 1.04倍;
• 商湯(00020):負PE、PB 2.28倍;
四,去年底,金軟手上淨現金8.3億元人民幣,財政穩健。
北水三個月增持1.26億股
五,「北水」昨日持中軟8.47億股(30.99%),對上3個月持7.21億股(26.38%)。
中軟現價4.76元,目標6.81元,潛在升幅43%。里昂(4月)睇6.5元,中信證券(4月)睇6.4元。
免責聲明:本專頁的內容只供參考,投資者應依照自身風險屬性及判斷,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負損益,任何損益概與本專頁無涉。